您好,欢迎来到张家口市残疾人联合会! 无障碍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新闻要闻 > 文章详情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适应四变、坚持四不变” 推进助残服务工程

发表时间: 2021-09-15 09:51:18 【 字体: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历经200多天艰苦与坚持奋斗,阳原县完成康复服务108人、辅具适配250人、就业培训103人、新增就业10人、托养服务56人、无障碍家改10户、扶残助学14人,助残工程全面落地,受益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在具体工作中,阳原县做到了“适应四变、坚持四不变”。

一、适应各级人员新变化,坚持推进助残服务的坚定决心不改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今年是县乡党委、农村“两委”换届之年,县委分管、政府主管的领导换了,14个乡镇有11个换了主管领导和理事长,301个村、7个居民社区的专职委员至少换了三分之二,就连县残联的工作人员也有新变化。无论人员如何变化,阳原县始终把助残服务作为一号工程,做到新人接着旧人干,一棒接着一棒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组织、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持续良性发展。一是争取支持赢得主动。民生无小事。阳原县残联主动加强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沟通,把助残服务列入了重点民生事项,写进了县委全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全县重点工作的范畴。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主管领导逢会必讲,多次一线督导协调、督促进度,赢得了推进工作的极大主动。二是协作联动凝聚合力。推进助残服务,残联不担当是绝对不行的,光靠残联是万万不够的。工作中,阳原县残联与乡镇残联、村居残协垂直联动推进就业培训,与卫健部门协作推进康复服务,与人社部门协作增加就业,与教育部门协作实施扶残助学,做到了纵向县乡村直线深化、横向卫健、人社等各部门密切协作,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工作合力。三是深化改革强力驱动。持续深化县残联的改革,合理整合人员,优化资源配置,用改革的手段驱动工作。目前,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全面提升,评残、助残、惠残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办证、康复、托养等工作特色日趋凸显,残疾人工作焕发出了全新气象。

二、适应任务指标新变化,坚持推动助残服务的先行定位不改变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助残服务不是新提法,但是省市每年根据中央最新部署、最新要求,增加新任务、调整新指标。无论任务指标如何变化,阳原县每年坚持以助残服务破题开局,带动残疾人工作全面纵深发展。一是全员熟悉助残业务。今年,阳原县承担助残服务工程9项,列入重点民生工程6项,每一项都必须抓牢各个关键节点、抓实各项核心指标,才能落地见效。因此,阳原县残联要求班子成员对助残工程的任务要稔熟于心,工作人员对助残事项的流程和指标要稔熟于心,人人都必须做业务的行家。二是分解量化助残工程。分解,就是将助残服务的任务落实到室部,安排到人头。量化,就是将每一项助残服务任务都转化成直观明了的时限要求和数值指标。如训练性基本康复,明确服务周期为3月1日到10月31日,服务对象40名,每人至少服务5次。三是强力落实助残任务。阳原残联编制6名,编制少,人员比编制还要少,面对繁重的工作,必须全员持续冲刺才能完成任务。因此,阳原县采取立军令状、签责任书、挂作战图,层层下达任务,确保工作到人、责任到位。推行周督促、月调度、季小结,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工作质量不好、进度不快的问题。创新督导方式,以党政分管主管领导的名义,给县直部门和乡镇下发督办通知,打通落实的难点堵点。

三、适应时代环境新变化,坚持推动助残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改变

生贤造物意何仁,一本从来只为民。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持续进步,深刻刺激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着残疾人的需求与向往。无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阳原县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坚持对标对表残疾人满意、残疾人答应改进工作不动摇。一是强化精神引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百年等活动,用先烈先辈的革命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激励残疾人工作者,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千方百计解残疾人所急、办残疾人所需,以助残惠残的生动实践服务残疾人、感染全社会,引导扶残助残、扶贫助困的良好风尚。二是强化借势提升。如依托阳原康宁精神病医院,开展精神智力残疾鉴定,打造精神智力残疾康复托养基地,建设残疾人温馨家园,实施中残联“集善扶困助贫健康行.精神救助”项目,承担市贫困精神残疾人住院医疗救助项目,实现了助残服务与医院发展双向共赢。近日,揣骨疃镇卫生院又列入省残联、省卫健委社区康复候选机构,即将成为提升助残服务的又一新亮点。三是强化人文关怀。阳原县围绕残疾人急难愁盼,举办残疾人就业创业招聘会、开展重点节日慰问,落实贫困残疾人访视制度、健全残疾人防贫动态监测机制,畅通残疾人诉求渠道、开通残疾人证挂失专区,组织助残日、爱耳日、残疾预防日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些点滴的叠加汇聚,唤起社会温情与人间大爱。

四、适应内容形式新变化,坚持保障助残服务的制度规范不改变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助残服务的内容、形式都在不断丰富。无论内容、形式如何变化,阳原县始终坚持有规必依、依规必严,做到向制度规范要成效要长效。一是落实业务规范。如面向县内评残鉴定机构,印发第二代残疾人证鉴定标准,对鉴定结果存疑存异的上挂一级复评复鉴,挤净评残“水分”,从源头上堵住与残疾人分抢“蛋糕”的漏洞。面向承担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印发《河北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20年版)》,定期不定期督促指导,严格规范康复服务行为。与实施居家托养的第三方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定清双方权利义务,定出托养标准、周期、次数和费用结算方式,规范托养服务的运行。二是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残联内部,完善年初确定目标、阶段检查进度、年终考核绩效、失职倒查责任链条,防牢领导“挂帅不出征”、员工“出工不出力”习气的滋生。乡镇和村居,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14个乡镇、301个村、7个居民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谁的区域谁负责、所有区域无缝对接。三是落实履职规范。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重点工作、重要事项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坚持一把手末位表态,严格杜绝一个人说了算;严格落实“四个不直接分管”,装权力于笼子,对权力运行实施有效规范与制约;严格落实廉洁纪律与要求,把不敢的震慑、不能的制约、不想的自觉抓在经常、严在日常,严防工作走形变味。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路走来,阳原县通过抓助残服务,抓出了人人冲锋的新风气,抓出了众人划桨的新风貌,抓出了向上向善的新风尚。下一步,阳原县将继续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助残惠残的新部署新要求,认真借鉴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砥砺奋进,努力推进阳原残疾人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