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花园区残联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按照区文明办有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分工的要求,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一、加强学习、落实责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推进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创评的先决条件。区残联据此成立了由残联理事长宋飞担任组长,副理事长张慧敏担任副组长,其他工作人员担任组员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并将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考核之中,机关各科室和乡街残联共同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残疾人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
二、加强宣传,走访慰问。
通过开展“全国助残日”、“全国爱耳日”、“全国爱眼日”、“志愿助残”等主题系列活动,悬挂条幅18条,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大力宣传关爱残疾儿童。防疫期间,通过打电话、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残疾青少年家庭宣传防疫知识,使他们加强个人防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儿童的良好氛围。
对全区38名0-16岁残疾儿童摸底调查,并建立残疾儿童档案。在“六—”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让残疾儿童们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让孩子们在充满关心与爱护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区残联开展“关爱残疾儿童庆‘六一’慰问活动”,副理事长张慧敏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和座谈,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还为每一位残疾儿童发放了书籍、水杯等精美礼品,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三、创新形式、关爱成长。
一是切实提升残疾未成年人受教育程度。区残联积极组织协调相关工作,创新教学模式,采用“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形式帮助25名中小学残疾学生实现“读书梦”;中高等教育方面,通过“贫困残疾人大学生资助办法”“泛海助学行动”等政策、项目,为残疾学生进入专科、本科学府学习提供补贴资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难题。二是加大残疾未成年人康复服务保障力度。2021年为7名聋儿、肢体(脑瘫)、智力残疾未成年人分别免费配戴助听器、系统康复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等项目,有效提高了残疾未成年人的自主生活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残疾家庭的经济、生活负担,为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三是切实维护残疾未成年人各项基本权利。区残联通过举办普法宣传等活动,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提升了残疾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