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残联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服务全覆盖”总目标,始终把残疾人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调动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措施,投入各类项目资金3500多万元,实施扶贫服务工程,受益残疾人达3万多人次,建档立卡未脱贫持证残疾人由年初的15669人,减少到目前的2106人,残疾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到1.57%。
一、强化服务措施,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能力。立足进一步提高贫困残疾人参与社会能力,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针对2018年省考反馈的一些主要问题,实施了系列服务工程。一是实施残疾证办理服务覆盖工程。严格落实残疾人证办理工作责任,加强残疾人证办理政策宣传,通过办证明白纸、广播、微信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核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疑似残疾人情况,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疑似残疾人提供残疾鉴定服务,对符合残疾标准和有办证意愿的残疾人,与残疾鉴定机构协调,组织办证人员和评定医生开展下乡巡回办证工作,为困难残疾人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残疾人证办理服务。截止10月底,全市新办和换发残疾人证33585个,占持证残疾人证总数的24%。二是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残疾预防宣传工作力度,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信息,逐一比对康复服务完成情况,充分发挥家庭签约医生、专职委员等基层服务人员作用,多方位开展基本康复服务工作,确保基本康复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享受包括手术、药物、功能训练、护理等个性化康复服务补贴。县区以乡村为单位,组织康复服务小组不留死角地摸清残疾人基础需求,全面开展量体裁衣式康复服务。投入225万元,为10485名有康复服务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提前完成任务。三是实施贫困残疾人托养服务工程。根据残疾人居家托养需求,提出居家托养服务菜单,依托社会服务机构或邻里照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改善被托养残疾人及其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残疾人及其亲属的广泛赞誉,截止9月底已为全市2338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完成任务的108%。通过招聘公益岗位为农村残疾人提供邻里照护形式的托养服务,增加服务人员家庭收入。以“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为目的,逐步建立以居家托养为主体、日间照料为补充、寄宿制托养为依托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全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全覆盖。四是实施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工程。认真开展适配筛查与评估、使用指导、辅具配发、维修更换等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优先解决贫困残疾人、未成年残疾儿童、重度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需要的辅助器具。结合贫困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项目,市、县残联多渠道筹措资金,整合中央、省、市残疾人辅具适配专项资金700余万元,按照科学适配、精准服务的原则,共为912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完成任务的114%,爱心企业捐赠助听器1917件。
二、强化产业扶持,提高残疾人自主脱贫能力。把残疾人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坚持城镇面向就业、农村面向脱贫的工作方针,激发广大残疾人的内生动力。一是实施农村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对有接受能力和培训意愿的残疾人及其家庭,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色,利用农闲季节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使贫困残疾人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农业生产技术。截止9月底,共培训3350人,完成任务的140%。同时,以创业就业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已开展盲人按摩、皮烙画、电子商务、剪纸、皮毛加工等项目培训300多人。二是实施残疾人产业扶持脱贫工程。今年投入250万元,在8个贫困县开展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活动,共扶持500多户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发展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8个项目实施县通过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设施农业、资产收益等形式发展产业扶贫项目,从实地检查验收情况看,广大残疾人参与性高,扶持效果和社会反响良好。为解决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今年投入30万元,对残疾人自主创业规模较大、安置或辐射带动残疾人脱贫成效显著的企业进行小额贷款贴息扶持,撬动资金500多万元,扶持27户残疾人小微企业发展生产。三是实施贫困家庭残疾学生助学工程。为帮助全市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顺利完成高等学业,联合教育、财政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对考入中高等院校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资助标准的通知》,提高对残疾学生资助标准,扩大对残疾人学生资助范围。2019年共为164名残疾人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申请省级助学金50.5万元,为440人次应届往届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申请市级助学金113.9万元。
三、强化政策落实,提高残疾人兜底保障能力。认真落实国家、省及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加大对项目的实施推进力度,确保惠及更多残疾人家庭。一是实施残疾人意外保险保障工程。2019年,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形式,投入150万元为全市13.5万持证残疾人购买了意外伤害综合保障保险,截至10月底,已报险127起,结案理赔96起,赔偿金额67.1万元。其中,因意外住院赔付超过5万元的3起,极大地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按照建档立卡优先、残疾人自愿、安全实用原则为3758户家庭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二是实施脱贫攻坚惠残政策宣传工程。把4月份作为残疾人脱贫攻坚和惠残政策“宣讲培训月”,在全市开展20期残疾人惠残政策培训班,培训乡村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4000多人,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能力水平,让广大残疾人真正明白“惠从何来、惠在何处”。三是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工程。今年以来,市残联牵头组织实施项目中,已为302名残疾人装配各类型假肢320例,为47名残疾人进行足踝矫正治疗68足,培训项目已开展互联网、皮毛加工、实用技术等培训班13期,培训残疾人1207人;由县区残联组织实施的项目完成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