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针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这一重要工作,不断探索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更有效培训形式,创造性的开展各类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和“互联网+”人才培训,拓宽了残疾人视野,启发了智力,激发了就业创业热情,使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结合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技能培训。
2016年,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残疾人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促进残疾人就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张家口市残疾人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张残联字〔2016〕38号)。2019年已建设10家市级培训示范基地,我市以这10家培训示范基地作为依托,举办了残疾人电子商务、盲人按摩、剪纸、服装裁剪等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共120余次。几年来,共培训9389人次,并积极主动为其推荐就业,就业率达6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结合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加强贫困残疾人培训力度
2019年3月,北京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正式启动,其中培训项目涉及七个县区,分别是宣化区、崇礼区、万全区、张北县、阳原县、蔚县和赤城县。为了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培训工作,我市通过前期摸底调查,一是根据要求将贫困建档立卡残疾人,确定为培训和扶持的重点对象;二是督导县区大量收集整理残疾人培训意向,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贴合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培训项目。目前,七个县区共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16期,1207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参加,就业率达到60%,极大地解决了贫困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也为残疾人脱贫贡献了力量。
三是结合残疾人特点,开展“互联网+”人才培训。
“世界很大,我要到外面去看一看
”,“我不要捐助,我要工作”,这是广大残疾人的心声。残疾人封闭、自卑 ,缺少与外界沟通和就业机会。为打开残疾人的心结,启发他们的心智,重塑他们生活工作的信心。2017年,为贯彻落实省残联《“互联网+”万人就业(创业)“1151”工程实施方案》(冀残联办[2016]18号),根据《张家口市残疾人“互联网+”就业实施方案》(张残联字[2016]57号)的要求,加大了对残疾人“互联网+”就业创业项目的培训力度。
2017年,我市与廊坊市轩旭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决定购买“大拇指教育网”远程教育培训资源,开展残疾人网络课堂培训,对19个县区238名残疾人运用发放一年使用期的学习卡,让更多残疾人享受网络在线培训,帮助更多重度残疾人实现足不出户接受互联网培训,初步了解了互联网以及运用互联网开店流程,极大的调动了残疾人运用互联网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2019年我市联合依托赤城县残疾人人才发展中心举办了“互联网+”培训班。此次培训班与北京中科乐业合作,分为电脑及互联网应用基础班,上岗预科班,上岗专业班三个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残疾人电脑及互联网应用基础培训”和“电子书排版制作”,以满足不同电脑和互联网技能的残疾人就业培训需求。参加培训残疾人41人,其中22人上岗就业,月收入500-2000元,使残疾实现了居家稳定就业和高质量脱贫。
“十三五”期间,我市通过开展各类特色培训、东西部扶贫协作以及“互联网+”就业创业等项目,为残疾人赋能增智,提升素质和就业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增强残疾人的技能,解决残疾人出行难以及就业技能缺失的痛点。通过创新培训,以帮助残疾人就业为切入点,通过以点带面,“扶志”与“扶智”并重,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掌握职业技能,为实现残疾人的稳定就业提供及时、便捷、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