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张家口市残疾人联合会! 无障碍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新闻要闻 > 文章详情

河北省张家口市市残联 强化政策落实 提升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向更宽领域拓展

发表时间: 2019-12-04 09:16:33 【 字体:

为进一步拓宽我市残疾人就业领域,增添残疾人就业岗位和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我们多元化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坚持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讲求实效,打好基础,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积极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全面做好残疾人职业指导、就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依法征收审核、管理、就业分散按比例安排就业等工作。残疾人就业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残疾人就业工作主要做法

为全面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残疾人就业,我们紧紧围绕地方文化特色及残疾人类别来强化培训、掌握技能,扎实推进残疾人就业培训。

1、出台政策,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落实。为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研究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 2013年,为实现高校残疾毕业生充分就业,以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关于落实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市直各医院、学校、电视台等部门安置23名残疾毕业生稳定就业;2014年,协调市委组织部、编办、财政局等7部门联合转发了省委等七部门《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基础上,又和市财政局出台了《张家口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奖励补贴办法》,明确高校残疾毕业生、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扶贫基地、庇护工厂及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奖励和补贴适用范围和标准,极大调动各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为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资金保障。2017年制定了《张家口市关于发展辅助性就业机构实施意见》和《张家口市市级辅助性就业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了补贴范围和补贴资金。

2、抓好培训,提高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能力。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残疾人素质和技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邀请技术专家围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对残疾人进行培训。依托市级残疾人培训示范基地,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村残疾人因培训掌握实用技术,走上自强创业之路,改善家庭生活;让城镇残疾人因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能力,促进有效就业。真正实现残疾人培训工作“城镇面向就业,农村面向脱贫”的目标。

3、抓好扶持,规范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采取扶持保护措施,规范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形成残疾人创业就业多渠道、多层次,实现新突破。一是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功能,发挥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完善,19个县区建立了功能完善、设施齐全集就业服务、培训登记、职业介绍为一体的残疾人就业一站式务大厅,其中,市残联还在张家口市就业局劳动力就业市场常年设有为残疾人服务的专用窗口,为残疾人提服供就业服务,市残联与市就业局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通过日常登记、咨询、推介,用于宣传残疾人政策和带动残疾人稳定就业。每年组织春、秋两次专场招聘会和残疾人互联网视频招聘会。并针对高校残疾毕业生举办专场招聘会,重点对未稳定就业的高校残疾毕业生进行推荐指导,确保残疾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二是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以集中就业创业、扶贫基地安置等形式多渠道安置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就地就近得到充分创业就业。目前,已有16家基地达到市级标准,安置残疾人250人,辐射带动717户农村残疾人家庭实现脱贫。三是积极开展扶持城乡残疾人自主创业工作,让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创业。从2007年起,连续13年在全市开展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活动,从最初的扶持每人300元作为扶持资金帮扶残疾人开办小卖部、修理摊、按摩所等,到2014每人扶持3000——5000元,解决了残疾人就业资金问题。几年来共投入260多万元扶持1340名残疾人实现个体从业。四是建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集中安置精神、智力、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解放家庭劳动力。全市有7家辅助性就业机构,安置残疾人就业148人。

二、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

    1、完善机制,出台了保障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政策。一是完善了培训机制。建立了残疾人培训常态机制,根据市场的精准需求和残疾人自身需要,有计划组织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加强就业创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二是出台扶持政策。根据残疾人实际,出台关于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增强残疾人自信心。

2、积极探索,觅出了适合残疾人灵活就业的方式。残疾人作为特殊群体在就业上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出行不便、不适合从事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等问题。因此,我们探索出一条残疾人就近就便家门口就业或不出家门就业的灵活方式就业之路,这种就业方式门槛底、就近就地,既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还能帮助残疾人克服自身行动不便的困难。一是开展了居家就业服务。根据残疾人行动不便的特点,重点培育了来料加工、手工制作等就业载体,通过为残疾人提供稳定的货源和加工费,鼓励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收。二是发展“互联网+”就业。实现“无须进货、不押资金”的电子商务、淘宝客服等“互联网+”创新模式就业。